校園文化|成都校園文化建設的“五大誤區”
校園文化是學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它包括校園的建筑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這種物化形態的內容,也包括學校的傳統、校風、學風、人際關系、集體輿論、心理氛圍以及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規定的行為準則。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發展。校園文化是學校本身形成和發展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的總和。
近幾年來,校園文化受到教育界的熱捧。成都校園文化建設被越來越多的學校作為發展改革的戰略內容,這本應是一種好的風尚和趨勢,應當充分肯定。然而由于多種原因,在目前各地中小學風起云涌的校園文化建設熱潮中,也隨之出現了許多非文化本質所求的現象,使校園文化建設步入了不少誤區。
誤區之一,對校園文化的概念及內涵理解不準不清。一些領導把校園文化的內涵無限擴大,認為學校的一切工作內容都可以與校園文化掛鉤聯系,有牽強附會之疑。一些人又把校園文化的內涵的理解過于窄化、片面化,認為校園文化就是學校的宣傳文化或社團文化或活動文化或景觀文化。還有一些人認為校園文化就是物質文化或者就是精神文化。
誤區之二,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過分強調硬件建設。一些學校不惜投入巨大財力,追求硬件設施的建設。校舍、花園、墻壁、大型報欄、電子屏幕、宣傳標語追求高 檔化,似乎只有這樣,才算是抓校園文化建設,才能彰顯校園文化的特色,否則,就不算是搞校園文化建設了。有的學校甚或出現借債搞校園文化建設,影響到學校中 心工作的正常運行,教師意見頗大。
誤區之三,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用活動取代其它形式和內容。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重視開展各類教育活動無可厚非,因為開展教育活動本來就是校園文化建設中一種基本常用的形式和載體,問題在于用開展活動代替一切,認為開展活動就是進行校園文化了。這其實是把校園文化膚淺化,簡單化的做法。
誤區之四,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重視顯型的東西,忽視隱形的滲透感染的作用。校園文化也是具有文化的一般功能和特點,那就是注重對人的思想、行為、乃自心靈的熏陶、感染和啟迪。但現在不少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過分重視物質文化的作用的強化,而忽視學校中傳統的傳承、挖掘,忽視學校人際關系的協調及良好的教風、學風的建設,人為地削弱了校園文化本質即育人功能。
誤區之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追求時尚而輕視本土特色。一些學校過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中的“與時俱進”,趕時髦,講時尚,忽視學校所處地域的本土文化特色,使所建設的校園文化缺乏“地氣”、“根系”與“沃土”,沒有生命力和品質。